“这个季节,天气气温变化大,要特别留意蜂箱温度情况,如果稍不留神,会造成蜜蜂生病死亡。”6月13日,在汪清县百草沟镇芳草村村民孔光龙家中,戴上手套和防蜂帽的孔光龙一边慢慢侍弄蜂箱,一边听着养蜂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。
一排12箱蜂箱摆放在干净整治的院落里。站在院内,孔光龙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。今年63岁的他因为患病成了贫困户,加之不能干体力活,平时只能靠低保等艰难地维持着生计。被列为贫困户后,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,他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,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。但是他认为,不能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,不能光等着政府扶持,自己也要主动去想办法发展产业,过上好日子。
2015年,通过村里进行扶贫项目介绍,孔光龙有了养蜂脱贫的想法。当地政府了解这件事后,为他请来技术员教授养蜂技术。很快,他的养蜂事业就步入正轨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孔光龙的蜜蜂从最初的5箱发展到现在的12箱,每年养蜂收入就能有3000多元。
扶贫扶志,输血变造血,让贫困户脱贫后不再复贫。孔光龙就是其中受益的贫困户之一。
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,汪清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,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,创新实施“一抓三带五促”从严治党提升工程,成立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党委和9个驻村干部党支部,新建85个村部,为脱贫攻坚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证;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,积极发展黑木耳、光伏、黄牛为代表的特色主导产业,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增收全覆盖。
在汪清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,不少贫困户正在忙碌着采收木耳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,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,年生产黑木耳菌包600万袋,带动天桥岭村和桃源村262户443人,人均增收474元。近五年来,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累计带动3100户贫困户脱贫,通过菌包生产、收益分红和务工三个途径带动900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千元以上。
光伏发电项目是环保高效扶贫产业,可以为贫困户长期稳定提供收入并实现稳定脱贫。项目位于百草沟镇牡丹池村,占地面积335公顷,投资7.9亿元,建设了全省单体最大的百兆光伏扶贫发电项目,仅用时5个多月就实现并网发电,创造了全国同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最快记录。项目年可收益扶贫资金1200万元,持续享受20年,带动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50元。
汪清县委、县政府从县情实际出发,坚持精准实施,不断创新突破,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打造出“汪清模式”和“汪清速度”。坚持落实责任、资金保障,聚焦精准、持续发力,产业带动、补齐短板,汪清县2016年实现脱贫4680人,2017年脱贫5129人,经过动态调整,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22759人减至8809人,贫困发生率由23.2%降至9%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