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,中、朝、俄三国交界处,东与珲春市相连,南与延吉、图们市相邻,西与敦化市毗连,北与黑龙江省宁安市、穆棱市、东宁县接壤。南北纵距108公里,东西横距152公里。总面积9016.28平方公里,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,辖8镇1乡3个街道。总人口22.7万,有汉、朝鲜、满、回、蒙等多个民族聚居,朝鲜族人口占26.42%。
汪清县四周群山环绕,中间为河谷平地,平均海拔806米,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温凉气候区,冬长夏短,四季分明,垂直变化较大,非常适合林木资源和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育。全县林业总面积90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87.55%,活立木蓄积量为0.97亿立方米,主要有红松、红皮云杉和紫杉等珍贵稀有树种;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,全县延边黄牛发展到13万头,东北民猪生猪存栏3500头;梅花鹿存栏2500余头,系列产品有鹿茸、鹿鞭、鹿胎等;蜂养殖约3.3万箱,林蛙养殖达52万只,主要产品有林蛙油、蜂蜜、蜂胶等,极具市场竞争力。
汪清县优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,主要有黑木耳、人参、五味子、水飞蓟、水稻和包括红松籽、蓝靛果、松茸等在内的山区特产品。其中,黑木耳产业曾先后被评为“全国黑木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”、“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”和“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”, 黑木耳栽培总量达到6亿袋、产量达4.5万吨、销售收入30亿元,“汪清黑木耳”荣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;汪清县是长白山人参原产地之一,人参、西洋参和林下参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30、90和2000公顷,年产量达到1100吨,主要产品有生晒参、红参、保鲜参等十余个品种;汪清县是吉林省唯一被确定的北五味子基地县,也是我国唯一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的五味子基地,全县北五味子面积达6989公顷,其中野生抚育6389公顷,大田种植600公顷;野生药材年采集量约450吨,产值850万元。
汪清县有丰富矿产和水电资源,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1种,其中能源矿产3种,能源矿产中油页岩保有资源储量1.85亿吨。金属矿产13种,金属矿产中铜矿、金矿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好,目前铜矿保有资源储量1.31万吨;金矿保有资源储量4694千克。非金属矿产23种,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3541.31万吨,水泥用大理岩保有资源储量3878.8万吨,占全州保有储量的27.69%。水气矿产2种。已查明储量矿产32种,占全州64种矿种的50%。已开发利用矿产21种,开发利用率53.85%,2007年被定为“全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重点县”。县内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5条,总长2034.4公里,汇成嘎呀河、绥芬河、珲春河三大水系。河流年径流量为22.9亿立方米,可开采的水力资源为7万千瓦,全县建有水力发电站11处,总装机容量33275千瓦,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49%。2016年汪清县水电开发利用为11596.82万千瓦时。地下水水资源量为4.4818亿立方米,重复利用量为4.4403亿立方米。汪清县天然矿泉水具有“水质优、无污染、水量足”的特点,全县有35处泉眼水符合矿泉水标准,这些矿泉水以偏硅酸矿泉水、锶矿泉水为主。
汪清境内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、民俗风情和滑雪等旅游资源丰富。汪清县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景区内群山环抱、林木苍翠,具有“水旷、山幽、雪佳、林秀”的特点,是集生态游、民俗游、冰雪游、风光游为一体的四季旅游景区。汪清县百草沟镇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“象帽舞之乡”。2006年汪清县“象帽舞”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2009年被联合国非遗组织列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2017年,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.1亿元,同比增长4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.8亿元,同比下降5.1%;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.4亿元,同比下降11%;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.3亿元,同比下降15%;财政支出38.8亿元,同比增长35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.7亿元,同比增长5.6%;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179元和9482元,同比增长11%和12%。